咨询服务热线: 0516-962011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门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30-16:30 周六、日照常
新闻中心

市一院麻醉科:为患者免除疼痛是我们的职责

  10月11日是“世界镇痛日”,倡导“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以唤起人们对疼痛的关注。麻醉医生,正是为患者“免除疼痛”的白衣天使。

  11日当天,记者走进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在李北平主任的带领下,近距离了解麻醉科的日常工作。

  一场手术,除了主刀医生外其实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麻醉医生。他们负责病人生命的维持,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很多人觉得麻醉充满着神秘感,对其存在不少误解。“麻醉就是打一针完事?”当然不是,其实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切割缝合,其他的大多由麻醉医生完成,可以说是“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手术前的两句话,暖心与信心

  “你好,我是你的麻醉医生。将在手术中保证你的安全。”每场手术前,市一院麻醉科主任李北平必说这两句话。前一句是为消除陌生感,后一句则是给患者信心。有时他还会根据患者情况做情绪安抚,采访开始前他刚参与的那台手术,患者还在麻醉准备阶段与医生们聊起了八卦。

  对患者进行安全核查后,李北平主任与同事开始进行麻醉诱导,几分钟后,患者已在不知不觉中进人麻醉状态。李主任调整好呼吸机参数及输液泵各药物的参数后,认真的观察多功能监护仪上的血压、心电、呼吸等数值,通知外科医生一切情况良好。此时手术才正式开始。这场手术从中午11点半持续到下午3点,此间,李北平的工作就是在外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时保障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生命安全,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其实,手术时发现病人体征异常的人是麻醉医师,进行抢救的也是麻醉医师。”李北平说。

  打一针只是开始,复苏才圆满

  下午3点,李北平守完了这场手术,但不意味着他能休息。他还要负责让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患者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后,为患者清理痰液,拔出气管导管,还要调整好镇痛剂和防止呕吐的药物,以缓解患者手术后的痛苦。

  “听得见我说话吗?可以醒来了,手术做完了,你很平安。”把患者推到复苏室后,麻醉医生通常还要在这里再监测半小时,才能把患者送回病房。

  每台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操作监控多台设备,监测指标超过10余种,例如血压监测、脉搏监测、体温监测、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失血量监测、吸入氧气浓度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呼末CO2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心排血量监测、麻醉深度监测、血气监测等。

  有些患者怕痛,喊“多打麻药”

  值得一提的是,安抚不同类型的患者是麻醉师的必修课之一。

  若遇到患者怕痛要求多打麻药,麻醉师为了安抚其情绪,通常都会一口答应。实际上,麻醉药物的剂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由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时间长短决定,绝不可能因为患者的要求增多减少。而患者的视角看不到麻药注入,躺在手术台上,紧张与担忧是顺理成章的,当他们发现真的不疼时,情绪就会安定得多。偶尔还会遇到一些紧张到胡言乱语甚至开口骂人的患者,医生们都是一笑而过。

  李北平说,麻醉药物对任何人都有作用,只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耐受程度的不同。影响耐受程度的原因很多,比如年龄、脏器功能、遗传基因、疾病史等。而且通常住院手术的话,麻醉医生都会要求把病人术前内环境调整到最佳状态,适量补充电解质、蛋白质等。李北平解释说,这是因为蛋白质不足可能引发低蛋白质血症,伴发组织水肿,从而降低麻醉耐受力,对失血和休克的耐受能力也会降低。

  性命攸关的大事,不能出问题

  李北平主任说:“麻醉不能出问题,那是性命攸关的大事。麻醉医生的手术压力可想而知,但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之前麻醉科参与抢救的一位动脉断裂的伤者,由于难度颇高,其手术经历后来还被改编成了微电影《极速营救》,广受关注。而就在最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市一院做声带手术,家人术后还送来了锦旗。原来,这位老人声带上长了一个肿瘤,声门被堵塞大半,说句话都憋得面孔发青,患者非常难受,可因为年龄大,基层医院认为手术风险太高,不敢给他麻醉,最后辗转到市一院才得以治愈。

  李北平主任回忆说,这位患者平时呼吸时就已经很憋闷了,麻醉后肌肉松弛,气管就更加狭窄了,因此这台手术的难点就是在麻醉开始的诱导期保证其呼吸通畅,顺利进行气管插管。而打麻药的诱导期和撤麻药的复苏期被麻醉科的医生们比喻为飞机的起飞与降落阶段,是整个全身麻醉过程中风险最高的时候。

  李北平主任说,市一院麻醉科近年为很多超龄老人进行过手术麻醉,从技术角度来说,年老因素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症,但关键在于充分术前评估与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正确实施麻醉,围术期密切监测与处理,以及预防麻醉并发症。这些综合处理对保证老年病人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说,高龄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麻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数倍于青壮年,为他们施行麻醉对每一位麻醉医师都是挑战,因此必须深入认识衰老的病理生理和药理学变化,掌握围术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麻醉前详尽地评估病情并做好充足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提高麻醉管理能力。市一院麻醉科有充足的自信做好高龄老年人的麻醉,正是基于他们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谨慎细致的医疗作风。

  无痛分娩,有助于产妇积攒力气

  市一院麻醉科的日常工作除了临床麻醉,还有疼痛治疗、急救复苏等不同分类,例如李北平就兼任疼痛科的主任一职,很多疼痛治疗方面的会诊和手术都会积极参与。诸如门诊的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产房的无痛分娩等,医生们都需要排班值守。尤其是开展分娩镇痛需要严格的条件,而市一院麻醉科在这方面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分娩疼痛让不少产妇消耗了大量体能。当真正需要发力时,却有人已经虚脱了。”李北平主任告诉记者,无痛分娩的好处在于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有足够的力气完成分娩。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耗氧量,防止母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李北平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椎管内阻滞,这种方法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最确切。不过,虽然分娩镇痛技术理论上可以做到完全无痛,但不能真这样做,否则产妇就使不上劲了。最好的效果是给产妇留有部分子宫收缩的疼痛感觉,需要时可以随时用力,这就对麻醉剂量的精确把握有较高的要求。

  使用麻醉药物会不会对产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李北平主任表示,“由于无痛分娩使用的药剂量很少,通过胎盘很少,药物很快就会被代谢掉,对哺乳无影响。但要注意的是,无痛分娩能降低剖宫产率,但不可能完全避免。若产妇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剖宫产,可通过硬膜外管直接注入手术需要的麻醉药,从而节约了宝贵的抢救反应时间,有利于母婴安全。”

  李北平告诉记者,麻醉医生是非常辛苦的,每人每天工作少则9小时,多则14小时以上,而且每年近一半时间是手术高峰期。“我们经手的每一次麻醉,都关乎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每台手术的压力与责任都是沉甸甸的。”

  专家简介:李北平,市一院麻醉科、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1992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同年分配至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至今,经验非常丰富,尤其擅长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曾在南京心血管研究所、北京阜外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学习,获得局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及科研课题两项,并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科室简介:麻醉科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专业始创于1958年,是我市最早涉足麻醉领域的医院。1961年成立了由专职医师负责的麻醉组,并建立了麻醉工作的各项制度,书写了麻醉操作常规,开展了各种神经阻滞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单侧支气管麻醉、鼻插管、中心静脉压测定等业务。为徐州市麻醉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78年麻醉科正式成立,开展科研及临床麻醉工作,并在徐州市率先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的麻醉。很多麻醉科医师随后参与了徐医麻醉系的教学工作。上世纪90年代由麻醉科抽调医师成立了ICU,并开展了疼痛门诊工作。

  人才建设方面,市一院麻醉科不断选派年轻医师到上海、北京等医院进修学习,快速提高业务能力。目前,麻醉科拥有20人的麻醉专业技术队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生7人,医师4人。从学历层次看,博士1人,硕士以上学历6人;从年龄结构看,几乎都在50岁以下,正是年富力强的黄金年龄。

  硬件设施方面,每张手术台均配备进口新款麻醉机,并配备多功能监测仪,配合除颤仪、连续测心排量仪及血气分析仪等技术设备。

  业务素养方面,麻醉科成功配合外科施行各类手术麻醉,如体外循环联合办膜置换、婴幼儿复杂先心纠治。体外或非体外冠脉搭桥术、夹层动脉瘤血管置换或介入治疗、心脏移植、肺移植、肾移植、嗜铬细胞瘤摘除术、脑动脉瘤钳闭及介入治疗等手术的麻醉,并成功完成了许多危重疑难病人及婴幼儿和超高龄老人的麻醉。近年来还承担了国际“微笑列车”及“明日计划”行动,已施行手术两千多例。此外麻醉科还承担了全院的急救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无痛人流及无痛肠镜等工作。多年来培养了数百名进修生和实习生,曾发表论文70余篇。并先后四次派员参加援外医疗队。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交通指南
微信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