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加剧、高龄产妇生育二胎和试管婴儿的增多,如今,早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是世界早产儿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180万早产儿。早产宝宝因为机体各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发生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种疾病风险会比足月的孩子高。
我院儿科主任王红兵介绍说,早产宝宝在出生后将会面临诸多问题:体格发育迟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脑瘫、智力发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呼吸、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而此时,早产宝宝不仅需要出生后的住院治疗,还需要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王主任说:早期干预是通过对早产儿进行各种感官刺激、提供丰富的环境教育以提高早产儿的智力能力的各类训练。它用于发育(主要指神经、精神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5—6岁以前的小儿。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这些儿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或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干预完全有可能扭转小儿偏离正常神经、精神发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小儿的潜能。
早产宝宝出院后要继续“早期干预”
王主任介绍:“我院儿科从2011年起即开始重视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及早期干预,以提高早产宝宝的生命质量,避免或减少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率。”
在整个早期干预的过程中,由医生定期对早产宝宝的体格、运动、智力、行为进行评估,监控发育风险,并跟进评估结果对早产儿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了把早产儿的发育风险控制到最小化,应尽量做到“三早”: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2011年,我科参加了卫生部《提高极低体重早产儿生命质量临床研究》子课题组,对我市30例孕周在32周以下,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早产极低体重儿进行为期两年的早期干预指导,临床跟踪随访。”王主任介绍,“干预组自早产儿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按月龄6个月前每月1次,6个月后每2个月1次,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进行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最终,30名极低体重早产儿,经过早期干预,随访指导干预组仅有一名患儿诊断为脑瘫,且通过规范性康复训练之后,仅为轻度脑瘫。”
早期干预:“绿色”的安全疗法
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它用于发展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3岁以前的小儿。由专家们采取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智力训练、感统训练、集体功能课这些措施,可使早产儿童的体格、运动、智力、语言、行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
早期干预是一种无创的,但是非常有效预防和降低早产儿发育风险的方法,而且早产儿早期干预所采用的方法,全靠外界丰富的环境刺激及合理的训练,不吃药不打针,所以是“绿色”安全的。
市一院儿科早期干预指导室工作手册
1、建立早产宝宝健康档案
2、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订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干预计划。为早产宝宝家长提供帮助早产儿生长发育、早期干预的光盘和指导书籍,指导家长积极参与早期干预,预防或减轻早产儿脑瘫发生。
3、每月一次神经运动评估和生长发育评估,跟踪随访至一岁。
4、定期到医院接受早期干预的训练和指导。
5、定期举办早产儿养育知识讲座。
咨询电话:0516--85803098
焦海波 韩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