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0516-962011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门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30-16:30 周六、日照常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问: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答:自十月革命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制度,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深化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任务。列宁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思想成果。毛泽东在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了苏联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形成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和我国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等重要思想,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一切宝贵经验和思想成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时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规律的探索,从来是一个过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破解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第一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后,全党形成了“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认识。

  第二步,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这个问题,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把它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两个文明”思想的形成,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三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提上了重要日程。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三位一体”。

  第四步,为解决改革开放推进中积累的社会问题,社会建设问题凸显出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论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由“三位一体”拓展到“四位一体”。

  第五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中央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逐步上升到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这一问题后,十七大又将它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样,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五步简单地说就是:1234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先是认识到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然后认识到“两个文明”,尔后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接着又从“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拓展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一探索过程,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因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于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因此,我们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来源:学习强国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交通指南
微信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