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是第十八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More than you can imagine”,中文主题为“不止罕见”,旨在进一步提高大众对罕见病的关注和认知,推进罕见病科普宣教,促进罕见遗传病的筛查、诊断及预防,提高生存质量。
国际罕见病日:
为“罕见”发声,让爱不罕见
2008年,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RDIS)将2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国际罕见病日”。这一天不仅是医学界的呼吁,更是一场关乎生命尊严的全球行动。
每年,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用科普讲座、公益跑、灯光秀等方式点亮地标建筑,用行动告诉罕见病群体:“你们从不孤单。”
罕见病:
那些“万分之一的相遇”
罕见病,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通常也被称为“孤儿病”。但它的种类却超过7000种,它们像散落在人间的“生命谜题”:约80%由基因缺陷导致,约50%以上在儿童期发病,许多患者要辗转5-10年才能确诊。
你可能听过“渐冻症”“瓷娃娃”“蝴蝶宝贝”“玻璃人”,这些美丽的名字背后,是患者日复一日与身体极限的较量。但罕见病并不遥远——据统计,全球每10个人到20个人之中就有1人受罕见病影响。生命的“罕见”,恰恰让我们更懂得平凡的珍贵。
预防罕见病:
用科学守护生命的起点
虽然多数罕见病尚无根治方法,但科学的预防能大幅降低风险:
1.基因检测:为爱提前规划
育龄夫妇可通过携带者筛查,了解自身是否携带隐性致病基因;有家族史的家庭,孕前咨询和产前诊断能为新生命保驾护航。
2.新生儿筛查:抓住黄金干预期
我国已将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纳入新生儿免费筛查项目,早发现、早治疗能改写孩子的一生。
3.健康生活:降低环境诱因
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注重孕期营养、远离辐射,为胎儿筑起安全屏障。
让我们一起关注罕见病群体,为他们带去爱与希望。
专家简介
王同友
主任医师、正教授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童意外伤害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儿科感染学组委员
江苏省高评委专家库成员
江苏省儿科专科联盟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儿童呼吸肺功能学组委员
徐州市儿童血液肿瘤学组副组长
徐州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徐州市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
擅长 : 儿童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小儿血液、风湿免疫、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曾获省级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儿童罕见病门诊、周五全天专家门诊
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1层南区 儿童诊疗中心
病区地址:病房楼(4号楼)3层
韩献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副主任
徐州市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
徐州市优秀专家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首届和第二届罕见病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第一届罕见病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运动神经元病(ALS)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一届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专家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2楼第1诊区
咨询电话:0516-6816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