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0516-962011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门诊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30-16:30 周六、日照常
新闻中心

九秩芳华 学科巡礼丨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

  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建院90周年新征程的启航之年。

  从1935年到2025年,

  从北关传薪阁

  (医院前身铜山县立医院建址处)

  到大学路269号

  (医院现址,即玫瑰大道1号),

  90年砥砺奋进,

  90年春华秋实,

  徐州一院医心不改、步履铿锵,

  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水平不断攀升,

  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公益为一体的

  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

  和区域百姓心中最为信赖的

  生命堡垒。

  细数90年累累硕果,我们特开设“九秩芳华 学科巡礼”专栏,透过一个个学科故事,带您一起重温徐州一院建设与发展历程,献礼建院90周年,续写奋进新华章。

  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

  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重症医学科(ICU)是现代医院的核心科室,承载着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任。作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学科不仅是技术与实力的体现,更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象征。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92年,是区域最早成立的ICU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区域重症医学领域的标杆科室。科室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生命至上、精益求精”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学科不断发展与创新。

  2019年徐州一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重症医学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成立亚专科病区(包括重症心脏、重症神经、重症呼吸、麻醉外科重症病区以及重症产科病区)。成人ICU现开放床位36张,未来预计逐步开放床位至78张。

  目前,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淮海经济区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成员单位,江苏省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单位,鼻肠管盲插置管中心实训基地,徐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徐州市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单位。2020年团队与国内重症医学领军团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合作,建立邱海波教授工作站、杨毅教授工作站,国内重症领域知名专家常态化来院交流、进行业务指导。

  先进设备,筑牢技术基石

  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配备有国际领先的医疗设备,苏北地区首台德尔格电阻抗成像仪、体外膜肺氧合(ECMO)、舌下微循环成像仪、辅助通气及膈肌功能监测仪(NAVA)、纤维支气管镜、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无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诊疗设备,为科室各项技术的开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以技术为支撑,提升救治水平

  精准医疗是重症医学的核心。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始终紧跟国际前沿,开展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经肺电阻抗成像技术、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舌下微循环监测技术、(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床旁重症超声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重症患者的救治更加精细化、个体化,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科技创新,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与创新。重症医学科始终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近年来,科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2025年3月5日,由ADVANCE-ID研究平台发起的国际多中心研究——优化严重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Optimising TREATment for sev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TREAT-GNB) 合作项目在徐州一院正式启动。作为该项目徐州分中心,重症医学科也开启了国际医疗科研领域合作的新篇章。

  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注重青年医师的培养,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病例讨论、读书报告等活动,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救治能力。同时,科室还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除了重症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定期来院交流指导,团队还选派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学科持续发展。

  逆行而上,勇担社会责任

  在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总有一群人不惧风险,挺身而出,用专业与坚守筑起生命的防线。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初心与使命。在抗击新冠肺炎行动中,团队先后派出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石家庄、扬州、西藏及徐州市传染病院,坚守抗疫一线,勇担社会责任,用专业与大爱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践行社会公益,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为了让区域内更多危重症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把先进的诊疗技术、危重患者救治流程、优质的诊疗服务、送至分院、带到基层。学科带头人、徐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州市重症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旭东教授名医工作室先后落户萧县人民医院、濉溪县中医院、宿州栏杆医院,让更多的百姓实现“家门口看名医”的心愿。

  使命在肩,奋楫扬帆。站在徐州一院成立90周年的历史新坐标上,王旭东教授表示,科室将以打造智慧化、精准化、人文化重症救治体系为目标,以"四个坚持"为发展主线,构建覆盖急危重症全周期、全链条的诊疗新格局。

  第一,坚持技术攻坚突破,抢占重症救治制高点。聚焦脓毒症多器官支持、ECMO体外生命支持、重症感染精准治疗、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微循环监测等核心领域,实现从器官功能替代到整体生命支持的模式升级,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以技术创新突破不断刷新生命奇迹的极限刻度。

  第二,坚持科研临床双轨并进,打造危重症救治实践枢纽。以临床需求为研究导向,聚焦严重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脓毒症预警等核心难题,依托ADVANCE-ID研究平台,进一步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脓毒症预警等临床关切问题,争取在科研上有新的突破,形成"问题从救治中来,方案回救治中去"的转化闭环,让科研突破直接转化为救治战力。

  第三,坚持人才立体化培育,锻造重症救治铁军。夯实住院医师床旁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管理等核心技能,培育科室中高级职称人员掌握ECMO管理、重症营养支持等关键技术。科室将继续选派人员向国内外重症医学领域的标杆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团队人员整体素质,锻造重症救治铁军。

  第四,坚持区域协同发展,织密生命守护网络。作为淮海经济区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团队将进一步密切联盟之间沟通协调,实现危重病人的双向转诊。利用互联网远程会诊平台,对联盟内危重病人进行会诊,开展危重症技术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联盟医院医疗质量,促进区域内重症患者得到更高效的救治。

  新起点!新征程!

  徐州一院重症医学科将始终以敬畏生命之心精进医术,以科技创新之力突破救治极限,以仁爱奉献之情筑牢生命防线,续写危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华章!

记者 | 孙延虎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交通指南
微信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