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通过ERCP技术为一名胆总管结石同时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顺利取石,并通过省内领先技术-胆道子镜下胆囊冲洗减压术成功解除胆道高压,术后患者胆道梗阻解除,腹痛、黄疸及高热症状迅速缓解,目前已康复出院。
45岁的患者王先生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饮食不规律落下了老胃病的病根,此次突发持续性腹痛1周,开始以为是胃病复发,没引起重视,口服奥美拉唑等胃药腹痛症状并未像之前那样缓解,预感病情非老胃病这么简单,于是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完善腹部CT后证实胆总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急性胆囊炎,给予抗感染输液治疗,但腹痛并未缓解,并很快出现寒战、高热的症状。预感患者病情复杂,当地医院建议患者尽快上级医院就诊,经多方打听,患者慕名找到徐州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陈光侠教授,“我现在肚子疼的都不能碰,眼黄、尿黄,这几天非常痛苦,主任您得尽快给我安排手术啊!”患者就诊时急切地表示。
陈光侠教授接诊阅片后发现患者胆总管结石诊断明确,但从患者出现症状到就诊已过去1周时间,查体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反跳痛明显,同时伴有黄疸、高热,考虑患者胆道系统感染较重,病情凶险,随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需尽快解除梗阻、控制感染,便立即组织消化内科、普外·肝胆胰外科MDT团队经充分讨论后,一致同意对患者行ERCP胆道取石,疏通胆道。因CT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管扩张,可能同时伴有胆道系统高压,需尝试胆道镜下胆囊减压冲洗术。消化内科副主任、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刘世育博士,消化内窥镜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振涛,副主任医师吴传楠,主治医师李涛及住院医师陈虎经过充分术前讨论及病情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行急诊ERCP手术。
当天,在麻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谢文静和副主任医师王冠男的舒适麻醉及内镜中心马瑞卿护士配合下,李振涛操作内镜顺利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发现该部位一巨大黏膜下隆起,同时乳头口白色脓液流出,随乳头插管切开后大量脓液涌出,十二指肠黏膜下隆起迅速消退,胆总管亦清理出一枚成形结石,反复清理胆道确认无结石残留后沿导丝置入一次性胆道子镜,子镜顺利进入胆囊管及胆囊,可见胆囊管及胆囊壁水肿充血明显,腔内大量脓苔、脓液残留,经反复冲洗吸引,患者胆囊高张状态解除,再经内镜中心及麻醉团队娴熟配合,顺利为患者完成ERCP取石及胆囊减压冲洗术,手术全程耗时40分钟,术后当日患者腹痛症状迅速解除,压痛反跳痛症状完全消失。
“谢谢,太感谢了!没想到我恢复得那么快。我跟家里镇医院医生说不用开刀即取了胆管结石,也保住了胆囊,他们都不相信,等我出院一定回去让他们看看这是不是真的。我真是找对了专家!”患者查房时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道。
十二指肠降部脓液积聚
导丝超选胆囊管
胆囊冲洗出大量脓液
胆道系统示意图
专家话科普
1.什么是化脓性胆管炎?
据陈光侠教授介绍,化脓性胆管炎是胆管阻塞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炎症,属于急危重症,胆管梗阻后,胆汁淤积滋生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引发胆管内压升高、细菌入血,典型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三联征,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需及时治疗。
2.什么是ERCP,该技术有哪些适应症?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将内镜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导入专用器械进入胆管或者胰管内,然后注入造影剂,以显示胰胆管系统的结构和病变,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胆道和胰腺疾病,如结石、肿瘤、炎症等,还可以用于治疗,如取石、引流、支架植入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现代胆道和胰腺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化脓性胆管炎,ERCP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它能够在不开腹的情况下,迅速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管脓液,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3.什么是胆道镜?胆道镜下胆囊冲洗技术有哪些优势?
胆道镜检查是一种通过纤细的胆道镜直接观察胆道内部的辅助检查方法,其特点为视野清晰、操作安全,能够识别结石、肿瘤、狭窄等病变,并可在直视下进行取石、活检、冲洗及灌注抗生素等治疗操作,提升诊疗精准度。胆道镜下胆囊冲洗技术是国际指南推荐在大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心实施的一项高难度技术,为江苏省内领先技术,它是通过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总管、胆囊管,到达胆囊后进行脓液抽吸及胆囊冲洗的创新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长期引流等特点。
陈光侠教授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腹痛、黄疸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一旦出现皮肤、眼睛巩膜发黄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尽早治疗,徐州一院消化内科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团队简介
陈光侠
党委委员、副院长
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
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京医科大学及英国圣乔治大学附属医院高级访问学者
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高原消化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协会慢病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徐州市卫健委领军人才
徐州市医学会理事
徐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专利多项,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特长。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2层2诊区消化内科门诊
高级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楼(3号楼)4层高级专家门诊
消化内科病区:病房楼(4号楼)7-9层
刘世育
徐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消化内科副主任
消化道早癌及ESD学组组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学会青年委员及HP及胃肠道微生态学组组员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消化道早癌学组组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学会委员
江苏省社会办协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身心疾病联盟理事
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培养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徐州市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消化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胃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日本顺天堂大学附属顺天堂病院访问学者
承担主持市课题2项,发表中华、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省市科学技术奖、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专利等10余项。
专业擅长:擅长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擅长消化道早期病变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超声内镜(EUS)的诊断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POEM等)、急诊内镜下止血、痔的硬化与套扎等内镜诊疗技术。
李振涛
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徐州一院消化内窥镜中心副主任
介入诊疗及EUS学组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肝胆胰学组委员
江苏省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急诊急救工作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消化内科专业医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
徐州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胃肠癌专委会委员
徐州市康复医学会消化康复委员会委员
先后于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及上海华山医院进修学习,参与多项省市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等奖项多项。
专业擅长:幽门螺旋杆菌诊治、胃肠道早癌筛查、内镜下息肉治疗术、ERCP胆管取石及胆管支架植入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急诊内镜止血、急诊异物取出等内镜诊疗技术,尤其擅长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FNB)、顽固性腹痛腹腔神经丛阻滞术(EUS-CPN)、胰腺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等超声介入诊疗技术。
吴传楠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博士在读,讲师
徐州市抗癌协会胃肠癌专委会委员
徐州市消化内镜专委会秘书
徐州市肝病学专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委员
曾获资助参加徐州市临床技术骨干研修计划,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
专业擅长:对消化科常见病、疑难危重病例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放大胃镜精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微探头超声内镜、胶囊内镜。曾获全国NBI结直肠早癌图像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全国消化疾病诊疗思维大赛华东赛区优秀奖。江苏省鼓楼之星消化道早癌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查房竞赛二等奖。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服务标兵及优秀先进个人。参与省市级课题2项,获省市医学引进新技术奖4项。发表《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及SCI论文4篇。
李涛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和胃肠镜检查及治疗,如消化道早癌、消化道息肉、消化道异物,消化性溃疡,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功能性便秘等疾病。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
陈虎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幽门螺杆菌的精准治疗。
参与多项省市课题研究,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
记者 | 李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