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常,有时一次意外便可能戛然而止。
2025年10月28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一位33岁年轻女士的生命推向了悬崖边缘,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惊心动魄地展开。
疾风骤雨——死神叩门,危在旦夕
17:10,急救车的警笛声划破黄昏的宁静。一名因车祸重伤的年轻女性被紧急送入徐州一院抢救室。眼前的景象让所有医护人员心头一紧:患者面色惨白如纸,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已处于休克状态。心电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触目惊心:心率121次/分,血压低至79/37mmHg!
“立即抢救!”指令清晰而果断。平卧位、心电监护、床边心电图、开放两路静脉通道加压输液、扩容抗休克、急采血标本……抢救室的空气瞬间凝固,只有医护人员快速移动的身影和仪器规律的滴答声。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弥足珍贵。紧急进行的CT扫描和床边心脏彩超显示病情的凶险——中重度心包积液,高度怀疑“心脏破裂、心包填塞”!
心脏破裂,这是创伤外科领域最为危急、死亡率最高的状况之一。心脏的伤口不断出血,血液积聚在坚韧的心包腔内,快速压迫心脏,使其无法正常舒张充盈。这就如同心脏被套上了一个不断收紧的枷锁,泵血功能急剧恶化,全身器官供血中断,休克进行性加重,生命正以秒为单位流逝。
更令人揪心的是,患者还同时合并创伤性血气胸、胸骨骨折、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外踝骨折、肝脾及肾上腺损伤等多处创伤,失血性休克与心包填塞交织,形成了致命的恶性循环。尽管医护人员全力进行补液扩容、应用升压药物,但患者的病情仍在持续恶化:胸闷憋喘、呼吸困难加剧,血压一路下滑至难以维持的水平,心率代偿性增快,神志愈发淡漠。复查床边彩超显示,心包内的积血仍在增多,心脏的“枷锁”越收越紧。
	  死神,已清晰地向这位年轻的生命伸出了魔爪。
	
果断决策——多学科集结,迎战“鬼门关”
面对如此复杂危重的病情,徐州一院迅速启动危重症患者抢救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医务处副处长戴必照统筹协调,心脏大血管外科、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等相关科室专家火速集结,紧急会诊。各学科专家快速汇总信息,深入分析:心脏破裂导致的心包填塞和失血性休克,是即刻致命的威胁,必须优先解决;其他部位的损伤虽重,但需在稳定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后续处理。目前首要措施就是立即行急诊开胸探查手术,缝合心脏破口,解除心包填塞!
这个决策背后,是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患者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极差,随时可能心跳骤停于手术台上。但若不手术,结局只有死亡。在这生死抉择的关头,以心脏大血管外科执行主任单江桂团队和麻醉科副主任、心脏大血管疾病麻醉专业组组长王德领为首的医疗团队,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迎难而上,向“鬼门关”发起挑战!
生死时速——精准麻醉与妙手修补的完美协奏
患者被火速转运至手术室。此时,她的血压已降至57/43mmHg的极危险水平,心率95次/分,神志淡漠,末梢循环极差。手术室内,一场更高规格、更精细的“战斗”即将打响。
	  为这样一位处于重度休克、心包填塞状态的患者进行麻醉,无异于在钢丝上跳舞。药物的剂量、呼吸机的参数、循环的维持,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王德领凭借其丰富的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经验,沉稳指挥:精准给药、快速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精细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氧合,同时通过深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艰难地维持着循环稳定。他的团队如同稳固的“后方基地”,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命支持平台。
	
无影灯下,手术室护理团队默契配合,准确娴熟地传递着手术器械。在科主任、上海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薛松教授的指导下,单江桂带领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团队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展开手术操作。开胸、打开心包,瞬间,大量新鲜血液汹涌而出,心包填塞得以部分缓解,但心脏上那致命的破口也暴露无遗——右心耳一处、右心室膈面一处,鲜血正随着心脏的搏动不断涌出。心脏破裂的诊断得到了最终确认。
心脏仍在跳动,缝合必须精准、迅速、稳固。单江桂团队凝神静气,手持镊子与持针器,在跳动的心脏上飞针走线。纤细的缝线在他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针一线,精准地穿过心肌组织,将破裂的伤口严密对合、缝合。这不仅需要高超的外科技巧,更需要超凡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应急处理能力。整个团队配合默契,吸引、暴露、缝合、打结……每一步都井然有序。
随着右心耳破口的关闭,再到右心室膈面破口的成功缝合,出血被彻底止住。监护仪上,那原本岌岌可危的血压曲线,开始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回升,并逐渐趋于稳定。这一刻,手术室里所有医护人员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大家相互对视,眼神中传递着成功的喜悦和如释重负。揪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随后,团队仔细探查,确认其他部位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关闭切口。手术成功!
重获新生——生命之舟再度启航
术后,患者被安全转入ICU进行严密监护和治疗。第二天清晨成功拔除了气管导管。这标志着她在闯过最危险的休克、手术和术后早期关卡后,正朝着全面康复稳步迈进。
一场与死神的极速竞赛,一次多学科联合的生命接力,最终在徐州一院赢得了胜利。从抢救室的果决判断,到手术台上的精准缝合,再到重症监护室的细致照护,每一个环节都闪耀着专业、协作与担当的光芒。当破裂的心脏重新有力地搏动,当年轻的生机重回脸庞,所有艰险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的体现。徐州一院用行动再次证明:这里,是值得托付生命的健康港湾。
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向当天参与抢救、手术的医护团队:
急诊抢救团队:胡道亮 段梦雅 宗虎
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单江桂 梁汉青 袁昊
麻醉团队:王德领 崔希军 刘澳华 姚瑞
手术室护理团队:李会 仝海燕 章进 杨林 张涵
ICU团队:王旭东医疗团队 胥晶护理团队
以及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医学检验科等所有为抢救提供坚强保障的临床医技科室/部门人员表示崇高敬意!
供稿 | 李文锦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718号